中超争议判罚再起波澜 费利佩事件折射联赛纪律裁量困局

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09日 13:07

  在中超联赛第11轮成都蓉城2-1战胜浙江队的激烈对决中,巴西外援费利佩的一次防守动作正持续引发舆论震荡。资深体育记者丰臻5月9日在社交媒体披露,针对该事件的纪律处分仍在研判阶段,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尚未作出最终裁定。

  据比赛录像显示,当值主裁判在第63分钟认定费利佩在拼抢中存在危险动作,随即向提出抗议的浙江队后卫刘浩帆出示黄牌。这一判罚随即引发两队球员围聚理论,现场近四万名观众发出强烈嘘声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已是费利佩本赛季第三次因防守动作过大被裁判记录在案。

  丰臻在评论中着重指出,虽然舆论场对争议判罚的讨论具有正当性,但中国足球联合会(CFA)需要保持专业裁量标准。他援引近五年中超联赛的纪律处罚案例作为佐证:2017年秦升因踩踏动作被禁赛6个月;同年奥斯卡因冲突事件遭8场停赛;2019年张稀哲因掌掴对手被追加禁赛12场——这些"从严从重"的判例与现行国际足联纪律准则存在明显差异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中超裁判委员会在本赛季初曾明确表态,将推行"技术性判罚"与"纪律性处罚"双轨并行的新机制。但数据显示,前10轮联赛已出现9例追加处罚,其中涉及外籍球员的案例占比达67%,这一数据较上赛季同期增长14个百分点。

  资深足球评论员李毅在受访时指出:"中超裁判团队平均年龄较英超年轻7.2岁,经验值差异可能影响关键判罚的稳定性。"这一观点与德国转会市场网最新公布的裁判数据形成呼应——中超主裁判平均每场判罚争议次数较J联赛高出1.4次。

  目前,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已启动多角度视频复核程序,包括聘请运动力学专家分析费利佩动作的接触角度与力度。据内部人士透露,裁量结果将综合考虑球员本赛季纪律记录、动作危险系数及后续影响三重维度,最终决定预计在48小时内公布。



NBA视频

体育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