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足球新闻 > 纪律机制引热议 费利佩争议动作免罚背后:中超程序正义再成焦点
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09日 16:33
5月9日,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针对中超第11轮成都蓉城与浙江队比赛中费利佩的争议动作完成听证程序,最终确认不对该球员实施追加停赛处罚。这一决定引发足球界对联赛纪律机制的热议,而程序规范性问题成为舆论核心焦点。
在该场蓉城2-1战胜浙江的较量中,比赛第68分钟出现关键争议画面——身高192cm的巴西外援费利佩在争夺高空球时,与浙江队U21小将刘浩帆发生身体接触。当值主裁张雷在VAR介入后维持原判,未出示红黄牌。据足协内部人士透露,这次接触的力学分析和多角度视频回放成为听证会重要证据。
资深体育媒体人左海涛指出,事件处理严格遵循了《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》的法定程序:"纪律处罚必须满足两个要件:俱乐部正式申诉和裁判报告记录。浙江俱乐部赛后未提交书面申诉材料,当值裁判组也未将该动作写入赛事报告。"数据显示,本赛季中超前11轮共出现29次赛后申诉,其中7次因证据不足被驳回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非中超首次因程序问题影响判罚结果。2023赛季第19轮,沧州雄狮球员朱可夫的类似争议动作同样因申诉超时未获受理。足协纪律委员会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:"我们理解球迷情绪,但若仅凭舆论压力跳过法定流程,整个联赛的秩序将面临系统性风险。"
成都蓉城本赛季主场保持不败的强势表现,与费利佩14次出场攻入8球的效率密不可分。浙江队方面,尽管遭遇联赛三连败,但俱乐部管理层表示尊重既定结果:"我们更关注自身竞技状态调整,年轻球员需要学会应对高强度对抗。"目前,中超纪律委员会已开通多渠道举证系统,要求俱乐部必须在赛后2小时内提交初步申诉意向。
此次事件暴露出职业联赛规范治理的复杂平衡——如何在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间寻求最佳结合点,仍是中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。随着联赛竞争日趋激烈,完善即时判罚技术与优化申诉机制的双重需求正变得愈发迫切。
NBA视频
体育新闻